周荣庭

周荣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第四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

大会报告: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HPS 教育的探索
报告时间:2019年7月24日14:00-14:50
报告地点:国际学术报告厅
嘉宾简介
周荣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主任、终身学习实验室执行主任、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兼任文化和旅游部沉浸式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科技传播专委会主任。

周荣庭长期从事科技传播、科学教育、新媒体等领域的研究,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电气通信大学访学和讲学,主持了相关科研课题60多项,致力于新媒体科学传播与新媒体科学教育产学研领域的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上延展了科技传播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研究上突出沉浸式媒体技术和科学可视化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产业上重点打造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企业孵化器,培育了一批小微企业。开发面向幼儿园、中小学的数字互动教科书、STEM课程,研发了一套针对3-6岁儿童科学教育教程,共6册近900个游戏活动。

主讲“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出版”、“数字媒体制作与经营”等课程,出版了《互联网+公益》《运营数字媒体》《科学之妖》《网络出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等学术专著,并发表了10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
报告摘要 / Abstract
 
       小学科学的目标是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 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HPS 是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哲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三者的统称,源自科学内部对科学反思和科学外部人员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思考。当小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视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小学科学就有望成为HPS 教育的天然载体,同时为小学科学渗透HPS 教育提出了挑战。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HPS 教育的两大直接策略,1)在开发HPS 教育资源 上,要注重系统地梳理和有效地分享相关HPS 资源,并充分地利用包括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2) 探索渗透HPS 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该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演示现象、引出观念、学习历史、设计实验、呈示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总结与评价这六个环节。
更多嘉宾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