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纹在台湾博物馆

王虎纹
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

专题报告:科学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报告时间:2018年7月11日(星期三)11:00-11:30 
报告地点:国际学术报告厅
嘉宾简介
王虎纹,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中国古动物馆科学顾问、北京市教委社会大课堂特聘顾问、国内知名青少年研学旅行专家、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前高管。常年致力于青少年科技教育、探究性学习、科学考察、研学旅行的设计研究与实施,教育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学会思考”
报告摘要 / Abstract
 
 
       教育背景的时代变迁见证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深刻转型,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一系列新政策的推出,科学教育逐渐被推向时代的风口浪尖。然而科学教育却时常被大众简单理解为科普工作。科学教育所要坚守的本真究竟是什么?研学的“研”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内涵?科教融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1+1=2,不是单纯完成教育场景与科研场景资源的交叉互换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在需求匹配、育人目标、实现路径上达成深度的融合。科学教育终归要回到教育,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的问题上。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是我们十余年立足科学教育领域坚守的原则。想要培养出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孩子,首先需要我们自身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尽管我们并非科研单位,但科学文化却早已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研发中探究科学,在教学中教授科学,在推广中传播科学。基于十余年的科学教育实践与反思,我们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有关科学教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建构出了一个成熟系统的科学教育产品体系、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专业化的道路。
       伴随着实践规模的扩大与深入,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如何开发适应教育政策与市场规律的科学教育产品?二、如何打造科学教育产品生态体系与资源生态圈?三、如何建立科学教育行业评价标准?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使我们有了更多自己独立的判断与长远的规划。未来的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理念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直播、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未来教育的形态会是怎样的?科学教育也会从线下转型到线上吗?资源整合的态势越演越烈,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科学教育的未来又将会走向何方?作为深耕科学教育领域十余年的先行者与长跑者,我们期待通过自己坚实的实践与持久的反思来做出最后的回答。
更多嘉宾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