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鹏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查看更多
赵云鹏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
查看更多
专题报告:大学博物学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报告时间: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16:00-16:30
报告地点:国际学术报告厅
嘉宾简介
赵云鹏,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和生态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副主编。从事濒危植物保护遗传学、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植物的物种形成机制等研究。兼任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理事,浙江大学草木学社指导老师,大力倡导和实践高校博物学教育和科普,开展了浙大植物达人训练营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一批科学传播和自然教育的种子;依托NSII大学植物网联盟,向全国高校推广人才培养模式。
报告摘要 / Abstract
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中的科学教育是非正式环境下的一种学习,但课程设计和实施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其学习成效的瓶颈。高校是科学技术教育和普及活动的主力军之一,可以为研学旅行提供师资和科学内容等。但仅有的科普专业硕士培养规模极其有限,而与科学教育相关的师资和研究力量较分散,缺少此类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模式。高校科普社团在科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因缺少专业教师指导和多学科交叉,往往影响了其人才培养和活动输出的质量。我们以博物学为主题,以浙江大学学生草木学社为对象,依托生态学和生物学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基于植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内、课外、野外、海外学习和实习,拓展与科学技术教育学的学科交叉,开展了以植物达人训练营为代表的一系列人才培养和活动设计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基于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博物学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依托国家标本平台(NSII)大学植物网联盟,逐步分批次向21 所兄弟高校推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解决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等行业发展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服务大学四大功能的有效抓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更多嘉宾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