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伟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查看更多
孟建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
查看更多
专题报告: 走向科教融合的科学教育 ——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哲学思考
报告时间: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13:30-14:00
报告地点:国际学术报告厅
嘉宾简介
孟建伟,1955年生,浙江绍兴市人,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5-9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作为9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参与者之一,应邀做过400余场专题演讲,并被多所大学列入“名人名家论坛”。主要学术领域包括科学哲学、文化哲学和教育哲学。著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论科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与人文新论》等。《科学与人文新论》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哲学年鉴》、《哲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介绍学术观点或转载学术论文百余次。曾获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 次,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1995 年首批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 年度)。先后任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兼职教授。
报告摘要 / Abstract
研学旅行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旅行方式,而且更是一种新型的研学方式。它生动地体现了“研究”与“学习”的有机结合;“研学”与“旅行”的有机结合;“认识”与“体验”的有机结合;“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研学旅行不仅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旅行方式和研学方式,而且更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将开辟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教育。这是一种面向自然、探究自然的教育;又是一种面向社会、探究社会的教育;还是一种面向人生、探究人生的教育。从“研学旅行”对科学教育的意义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一是关于科学教育之本质的启示;二是关于科学教育之方式的启示。从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看,科学教育即科学生活。未来的科学教育应当走一条科教融合的道路,即以“研学旅行”为契机,通过 “研学旅行”,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然后通过制度化,逐步形成一种科教融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更多嘉宾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