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少丞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第二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查看更多
嵇少丞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第二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嘉宾
查看更多
大会报告:地球科学教育: 科学和人文与美学的融合
报告时间:2017年7月13日(星期四) 09:40-10:40
报告地点:国际学术报告厅
嘉宾简介
自1991年起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Polytechnique Montreal)建筑工程、地质工程与采矿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教授。嵇少丞教授主要从事地质构造与岩石地震波性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南京大学77级本科, 之后师从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张文佑院士与钟大赉院士读研究生,1983年赴法国留学,师从A. Nicolas (著名教授,曾任法国教育部宇宙、地球、环境学科的总负责人),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曾获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中国矿物、岩石与地球化学协会的侯徳封奖、德国洪堡研究奖、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优秀教授等奖励。
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材料流变学、显微构造、变形机理和岩石物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探索地壳和岩石圈构造变形的动力学过程等领域做出一些里程牌的工作,在国际同行学界享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专著3本, 科普书2本。为中国培养的十几名博士后、博士与硕士,大多已成为国内重点大学或研究所的中坚人才——教授、研究员,研究所所长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海内外4家核心学术期刊的编委,先后多次出任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地学终审委员会的委员,先后兼任McGill大学、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与地质力学所、三峡大学等客座教授。
报告摘要 / Abstract
宇宙中太阳系的蓝色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上一切自然现象,从石头到山泉、从地震到海啸、从瀑布到火山,皆是科学规律的见证。地质学是一个非常适合做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学科,它可以激发各个年龄段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地球科学的教育可从基础做起:与石头对话,读懂奇山秀水,融通自然之美、穷究科学之源,认知人类自身所处环境,熟悉地球的脾气秉性,远避地质灾害,极大限度地保护生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地球的态度基本是一种征服心理,于是才有“人定胜天”的“豪迈”。对石头的兴趣也仅局限其使用价值(建筑、修路、采矿等),对山与石科学研究关注甚少。当果腹生存不再成为问题之后,接下来是审美意识的觉醒和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体验,旅游观光成为潮流与时尚。但是,商业化的旅游观光仅让人们体验自然山水是不够的,因为作为自然山水本体的科学内涵往往因此被不动声色地淡化了。
地球科学的教育可从基础做起:与石头对话,读懂奇山秀水,融通自然之美、穷究科学之源,认知人类自身所处环境,熟悉地球的脾气秉性,远避地质灾害,极大限度地保护生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地球的态度基本是一种征服心理,于是才有“人定胜天”的“豪迈”。对石头的兴趣也仅局限其使用价值(建筑、修路、采矿等),对山与石科学研究关注甚少。当果腹生存不再成为问题之后,接下来是审美意识的觉醒和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体验,旅游观光成为潮流与时尚。但是,商业化的旅游观光仅让人们体验自然山水是不够的,因为作为自然山水本体的科学内涵往往因此被不动声色地淡化了。
现在一个真正的让科学回归的时代正在到来,通过科学教育把人类来自本能的对自然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像熊熊火焰一样燃烧起来,成为人类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动因,让鲜活生命从此有了崇高的科学和人文与美学融合的体验。
更多嘉宾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