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开启|第五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通知
(第二轮)
(注:请在通知文末进行在线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12月6日上午8:00之前。)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据统计,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世界上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指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韩正副总理强调“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引导带动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本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将联合《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期刊,积极回应该热点议题,共同聚焦“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与传播”的主题, 旨在探讨如何充分调动与发挥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基础性作用,深入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讨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期刊上开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播与教育”专栏。
主题: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与传播
专题:
1. 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探究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视角
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播创新
4. 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
-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
中国青年报社
中国植物园联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编辑部
协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
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
支持单位:
科学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主要安排
观看平台:腾讯会议,参会人员进行会议注册后统一发邀请码
论坛时间:2021年12月7-8日
论坛语言:中文、英文(中文翻译)
论坛日程:
日期 | 时间 | 事项 | 嘉宾 |
星期二
12月07日 |
09:00-09:20
|
开幕式致辞
| |
大会报告 | |||
09:30-10:10 | 生态文明与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 | 魏辅文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 |
10:15-10:55 | 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视角 | 马克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多样性》杂志主编 | |
11:00-11:40 |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 | 高宏斌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
专题一: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探究 | |||
14:30-14:55 | (题目待定) | 郑永和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 |
14:55-15:20 |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文明宣教教育的实践 | 周恋彤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新媒体中心负责人 | |
专题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视角 | |||
15:25-15:50 | 海南长臂猿保育经验分享 | 陈辈乐 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 |
15:50-16:15 | 拯救“神话之鸟” | 范忠勇 浙江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主任 | |
国际专家报告 | |||
16:20-16:35 | 从教育视角看气候变化教育——来自纽约的经验 | Oren Pizmony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主任 | |
星期三 12月08日 |
专题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播创新 | ||
09:00-09:25 | 自然影像传播依赖什么? | 李成才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总导演 | |
09:25-09:50 | 媒体是如何传播生物多样性的? | 岳冉冉 新华社云南分社高级记者 | |
专题四: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 | |||
09:55-10:20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自然教育专业发展 | 李悦 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系博士,副研究员 | |
10:20-10:45 | 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 闫保华 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 | |
线上研讨 | |||
10:50-11:50
|
研讨议题: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主持人: 陈进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 讨论嘉宾: 汤书昆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李彬彬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助理教授 王西敏 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部长 孙广学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后勤分会副会长 田 军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校长 | |
11:50-12:00
|
闭幕式 |
四、注册报名
参会代表经注册后可于2021年12月7-8日在线参加大会报告、专题报告、线上研讨的直播,并有机会进行提问。第五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不收取注册费用。注册方式为在2021年12月6日上午8:00之前,请点击下方“在线报名”按钮填写并提交,会务组将在直播开始前统一给已注册人员发送邀请码。
- 五、联系咨询
赵文娅 0691-8715392 kepu@xtbg.org.cn
刘玉晓 0551-63600042 zgkxcbqk@ustc.edu.cn
第五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组委会